60多岁的老张是一名退休的职工,原本应该享受退休生活,但却不幸被查出患有冠心病。到了年底,他开始出现严重的胸闷、胸痛,甚至连走米都难以为继,同时伴随着气短乏力、夜间盗汗、头晕等症状。尽管他一直在家中修养,但并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
后来,医院进行了一项冠脉CTA检查,结果显示右冠状动脉狭窄50-70%,左前降支狭窄30-50%。简单来说,他的心脏主要血管中有两根发生了堵塞。当地的医生建议他进行冠脉造影,可能需要植入心脏支架。
老张对手术有一些顾虑,因此决定先尝试保守治疗。他在儿女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初次见到老张时,他的身体状况并不好,脸色苍白。通过观察舌象和脉象,发现舌质暗红有瘀点,舌裂纹深,舌苔薄白,脉搏细弱。
根据症状辨证,老张属于“心气阴虚,瘀郁阻脉”的情况,治疗需要以“益气养心、理气通脉”为主要方向。经过服药一周后,他的胸闷胸痛、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能够慢走米。随后根据治疗效果对药方进行了调整。
一个月后,老张已经能够慢走2公里而不感到胸闷胸痛。复查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状况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狭窄也呈现逆转的迹象。
到了年7月,老张发来了好消息。右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从50-70%降至10-35%,左前降支的狭窄程度从30-50%降至30-40%。他之前的症状也已经消失。(请参考图片检查报告)
最后,我要分享一下我的治疗思路。由于老张已经年过六旬,五脏气血逐渐虚弱。心脏是主宰血脉的器官,心气不足无法统治血液运行,导致心脉痹阻,不通则痛,从而引发胸痛发作。老张的气短乏力、盗汗等症状都是心气虚的表现。舌质暗红有裂纹、苔薄白说明心气阴虚,血脉受阻。因此,我的用药方案主要是“益气养心、理气通脉”。
这些草药配伍在一起,使得老张的心气足够充盈,心脉通畅,胸痛自然减轻,冠状动脉的狭窄也得到了逆转,不再需要心脏支架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