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锦囊middot术者帮第6期

白癜风的饮食问题和影响 http://pf.39.net/bdfyy/zjft/160804/4924134.html

术者简介

王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成都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医院卒中中心技术总监,神经内科主任、支部书记。从事神经介入工作10余年,对颅内外血管急慢性狭窄及闭塞再通治疗有丰富经验。发表论文10余篇,SCI收录4篇。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现任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介入分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卒中学会理事,四川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介入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分会委员,成都市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一、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王某,男,41岁,突发言语不利9月,再发3天。患者9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言语不利,吐词不清,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视物模糊、视物重影,无头痛,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于我院住院诊断为左侧分水岭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双联抗血小板、他汀稳定斑块等治疗;双抗三个月后改为单抗治疗;3天前,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急诊到我院就诊,完善颅脑CT、头颈CTA、颅脑CTP检查,收入病房。患者9月前诊断为高血压,给予施慧达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可。

既往史

患者既往有吸烟饮酒史。

二、诊断经过

神经系统查体

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欠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双眼球各方向运动灵活,未及眼震,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口角无歪斜,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前mRS评分0分,术前NIHSS评分1分。颅脑CT示:ASPECT评分9分。颅脑CT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CTP提示左侧大脑半球低灌注。

三、初步诊断

9月前,左侧多发性脑梗死,内分水岭梗死此次新发腔隙性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CBF左侧显著降低,存在低灌注

四、手术过程

手术器材

0..5米泥鳅导丝8Fguiding6FTracLine?远端通路导管2米Synchro2微导丝3米Transend微导丝SL-10微导管2.25*15mmGateway球囊2.5*13mmApollo支架

过程描述

造影见左侧大脑中动脉M1末段重度狭窄,狭窄率约90%,远段分支显影差。在泥鳅导丝导引下,将6FTracLine?远端通路导管置于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起始处,在路图下使2米Synchro微导丝及微导管(SL-10)通过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段并进入M2上干,微导管造影证实在真腔内,微导管导引3米Transend微导丝置于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上干,交换出微导管;沿微导丝将2.25*15mmGateway颅内球囊送至狭窄处,确认覆盖病变两端,缓慢将球囊压力加至6atm并释放;复查造影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狭窄处较前改善,交换出球囊;沿导丝将2.5*13mmApollo支架送至病变处并确认完全覆盖狭窄两端,以6atm扩张球囊并释放支架,复查造影见狭窄病变接触,残余狭窄小于20%,大脑中动脉分支显影良好。

术后归转

手术历时2小时,患者全麻复苏后无新发神经功能缺失,严格控制血压,继续予以拜阿司匹林肠溶片mg+波立维75mg、立普妥20mgqd口服。

6FTracLine?导管推送到C4段起始部

LMCAM1段重度狭窄90%

球囊预扩张

球扩式支架释放

术后正位图

五、术后患者情况

患者术后第二天正常下地活动,无新发不适症状,复查颅脑CT未见出血、新发梗塞、脑水肿等;于术后第5天出院。术后24小时复查颅脑CT:

六、治疗体会

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两大随机对照实验显示,血管内介入治疗并不优于单独的强化药物治疗。但针对于严格优化药物治疗无效、且存在显著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介入治疗或许是有效的选择。那么,对于颅内动脉狭窄择期支架患者,如何快速、安全地完成手术是每一位神经介入医生的追求。TracLine?远端通路导管在此病例中满足了:1.推送性能好,导管能迅速到位。2.其三段式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力,且头端柔软的设计能高到位,到达了C4段,能够保证导丝的稳定性,以及Apollo球扩式支架能顺利达到M1末端,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3.头端标记,示踪性良好。

产品简介

年10月,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全新一代多功能远端通路导管TracLine?(“纵贯线”)正式发布。这款导管是禾木公司原研的一款拥有多项专利的新产品,独特的斜面开口结构、超大内腔、超长柔顺段设计、中段三倍超强支撑段等设计要点源于公司设在美国加州的研发实验室,并根据中国医生的使用习惯做出相应调整,适用于治疗出血性及缺血性神经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TracLine?导管区别于市场上的既有产品,其独特的设计赋予了导管更为强大稳定的支撑力和更灵活安全的过弯能力,是神经介入领域配合医生安全、高效完成手术的利器。

TracLine?是全新一代多功能远端通路导管,采用编织缠绕设计,支撑强化自近端至远端逐步实现完美平衡。TracLine?与众不同的设计在于其具有独创的斜面和超软头端,及加长的柔软段设计,更适合中国及亚洲人群脑血管纤细且迂曲的特点。为实现柔软和支撑的完美平衡,TracLine?不仅在中间过渡段采用全新复合材料,提供较同类同直径导管多倍的强力支撑,而且在导管近端再次强化支撑稳定。同时TracLine?提供了(8F)和(6F)型号的大内腔设计,不仅能很好地兼容双系统,提供稳定的支撑,更在大负荷量血栓抽吸方面有优秀的表现。

TracLine?导管特点

TracLine?

全新一代多功能远端通路导管

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年正式运营,研发中心位于中国威海,运营总部设在北京。禾木公司是一家快速发展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型平台企业,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颅内血管狭窄等脑血管病领域提供神经介入整体解决方案。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公司始终奉行严控质量、安全标准,以确保产品的最高级别可靠性。通过多源化研发和国际学术资源,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产品,深入布局神经介入等赛道。禾木公司拥有专业资深的管理与运营团队,未来三年,公司将在新加坡全球总部组建一个由研发工程师、市场营销和销售人员组成的超人班底,开拓亚洲市场,扩大企业在国际医疗器械市场的影响力。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umr.com/zz/12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