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中,切面-流量指数(CFI,cutflowindex)是指搭桥受体血管血流量(ml/min)与供体血管切面血流量(ml/min)的比值。CFI≥0.5与桥血管通畅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大量接受颅内外搭桥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长期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来验证以上结论
研究方法回顾了-年期间在单中心接受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所有患者。统计了人口统计学、临床资料、脑血管造影和手术数据,并与搭桥血管通畅性之间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①在以上研究期间总共进行了次颅内外血管搭桥术
②其中次(56.3%)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③例患者术中使用了脑血流量监测
④术后平均脑血管造影随访时间为2.1±2.6年。
A:桥血管通畅和桥血管不通畅的患者供血血管流量无明显差异(56.6±29.3ml/minvs.54.3±27.4ml/min)
B:桥血管通畅者受体血管血流量(47.4±24.4ml/min)明显高于不通畅者(33.9±23.2ml/min)(p=0.01)
C:桥血管通畅者CFI(0.92±0.44)明显高于不通畅者CFI(0.64±0.41)(p=0.)。
校准年龄、性别、诊断以及单和双吻合后发现,CFI仍是桥血管是否通畅的重要预测指标(p=0.;OR5.8,95%CI2.0-19.0)
Fig.2.Kaplan-Meier曲线比较CFI≥0.5与CFI0.5患者桥血管通畅性。CFI≥0.5的患者桥血管更偏向于保持通畅(p0.0)。
CFI≥0.5的患者桥血管通畅率为83.1%
CFI<0.5的患者桥血管通畅率为46.4%(p0.0)
较低的CFI与早期(7天内)桥血管不通畅之间的相关性较与晚期不通畅更为密切(p=0.)。
类型1:血管条件差
类型2:技术问题
A:供体血管
B:吻合处
C:受体血管
讨论①尽管在整个随访期间在各个时间点闭塞或通畅的桥血管之间平均CFI值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数据表明CFI能预测搭桥手术后的早期失败情况。
②与手术时的基线流速相比,直接搭桥术的桥血管流速在超过6个月的随访中显著下降。提示直接搭桥和间接搭桥的侧枝血管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
③该研究存在单中心研究固有的局限性。仍存在选择偏倚的可能性。
④此外,尽管烟雾病/综合征患者搭桥手术指征保持相对不变,但18年期间多次更新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手术治疗指南,这可能影响此研究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手术适应症的把握。不过,该研究中大多数搭桥术是由两位经验丰富的脑血管外科医生进行的,并且在整个研究期间监测术中血流量的方法几乎没变。
研究结论①良好的CFI预示着长期的桥血管通畅,而较差的CFI则预示可能会出现桥血管不通畅
②提醒外科医生术中注意供体血管、吻合口或受体床存在的潜在问题。
本文思考①相同方法可参照进行实验
②烟雾病的治疗仍需要更多研究,关于如何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率、术式的选择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机制仍有许多未知
原文:ChristopherJStapleton,etal.Thecutflowindexrevisited:utilityofintraoperativebloodflowmeasurementsinextracranial-intracranialbypasssurgeryfor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JNeurosurg.Sep6;1-5.doi:10./.5.JNS.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视频或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或参考文献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我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