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准备
脑血管造影适应证
临床高度怀疑脑血管有异常需要进行脑血管评估的患者: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狭窄、血管闭塞、血栓形成等。
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脑血管介入手术后随访。
脑肿瘤手术前要求明确肿瘤的血管、范围以及肿瘤的介入治疗;肿瘤治疗后
脑血管造影禁忌证
对造影剂或造影材料过敏者.存在严重出血倾向者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尤其是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全身感染或穿刺部位感染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女性月经期。并发脑疝形成或脑干功能衰竭的患者。脑血管造影操作前的准备
术者需要掌握患者情况手术者术前要查阅病历,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病史、药物过敏史及用药情况。确认是否签署造影知情同意书。
术者需要掌握患者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者需要了解的主要化验结果,包括血常规、大便隐血.肝肾功能、血糖、凝血、乙肝系列、梅毒、丙肝抗体及艾滋病抗体等;术前心电图及胸片,评估心、肺功能;重要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头颅CT、头颅MRI+MRA、头部灌注CT、头颅MRI灌注像、弥散像等。
做好患者教育及完成术前准备医护人员术前应与患者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告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可以随时与医务人员交流,井告知患者在腹股沟麻醉、股动脉穿刺、插入动脉鞘及造影剂注入时患者可能体验到的感受。
双侧腹股沟区常规备皮,左手扎留置针,女性患者必要时留置导尿,造影剂过敏试验(Iml造影剂静脉推注,观察30分钟),检查造影设备,备好抢救药品及设施。,
接心电监护患者肝素化:50u/kg,超过1小时追加半量。造影操作程序
一、刷手
清洁洗手后,用0.05%碘伏刷手3遍或含氯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范围为双手、前臂及肘上10cm。顺序是从指尖至肘上10cm。
二、穿刺部位消毒
用0.05%碘伏消毒3遍。消毒范围上界平脐,下界膝关上,外界为双侧腋中线延线,内界为双侧股内侧中线。注意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后一次消毒不能超过前一次消毒的边界。
三、铺无菌单
第1块无菌单垂直铺在小腹上,盖住会阴部。第2块无菌单铺在穿刺点以上,无菌单下界平双侧穿刺点连线。第3块无菌单斜铺在左股上,与第1块呈45度,无菌单上界在左侧穿刺点上,第4块无菌单斜铺在右股上,与第1块里45度,无菌单上界在右侧穿刺点上。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第5块无菌中单,铺在小无菌单上,只露出患者头部,萁孔洞对右侧穿刺点,第6块无菌中单铺在造影床尾部。第7块无菌大单盖整个无菌中单,完伞覆盖造影床,其孔洞正对穿刺点。注意从无菌操作台上取无菌单时于不能触及无菌操作台,铺单时手不能触及患肯身体及造影床。
四、造影准备
检查造影用品是否齐伞.准备利多卡因往射液、造影剂、造影包、生理盐水、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ml+肝素u)、无菌纱布、尖头手术刀片、5F动脉鞘及扩张器、穿刺针、5F多孔Pigtail导管、5F选择性单弯导管、超滑泥鳅导丝、高压注射器连接管。建立左上肢静脉通道。抽取局麻药物,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动脉鞘及导管,生理盐水彻底湿润导丝导管,将动脉鞘及扩张器锁好,检查是否有空气泡泡残留,高压注射器抽取造影剂。
注意:检查室应备好地塞米松、苯海拉明、肾上腺索、罂索碱、尿激酶、阿托品、多巴胺、硝酸甘油、鱼精蛋白等,以便发生并发症时能够及时处理。
五、动脉穿刺
确定穿刺点:一般选择右侧腹股沟区穿刺点,在腹股沟韧带处触及股动脉搏动最强处后,穿刺点一般定于搏动最强点偏下方1cm处。在穿刺点将0.5%或1%利多卡因注入皮内,形成约1cm的皮丘。然后左手压迫固定股动脉,逐层浸润麻醉皮下组织、股动脉的两侧及上方。住穿刺点皮肤作一小切口(深度至皮下)。用左手示指及中指放在皮肤切口上方股动脉两侧,手指方向对足,用二指之间将股动脉固定。用右手拇指、示指及中指持穿刺针,掌侧向上,针与皮肤呈30~45度,轻轻向前推进皮肤贯通切口及皮下组织。当针尖接近动脉搏动时,将针继续稳稳送入,当血从针尾有力地搏动性喷出时,说明针尖已在动脉腔内,导丝即可插入,透视导丝位置.至少要达到髂动脉的近侧水平。
六、建立动脉通道
导丝到位后,用左手紧压股动脉防止出血,右手将穿刺针自导丝上移去,将导丝上的血凝块擦拭干净,将锁好的动脉鞘及扩张器通过导丝送入动脉内。在送入扩张器时,适当地做旋转动作以便顺利通过皮下组织及筋膜进入血管,随后移去扩张器及导丝,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动脉鞘,连接高压输液。
七、造影
安全提示:导管一旦进入血管内,要注意冲管保持“Y”阀及三通管内无血液残留,切记“Y”阀内不能存凝血块。注射器注射造影刺时,针管尾端要竖起,以防气泡推入血管内。导管尾端与高压注射器接头连接前,将高压注射器内的气体排净,对接时特别要注意接口处不能有气泡存在。连接后,用止血钳击打接口处,确保管内无气泡。
主动脉弓造影
体位:
正位或斜位造影,一般左前斜取45~60度,右前斜取30~45度。
方法:
将泥鳅导丝送人猪尾导管,透视下将导丝、导管送至主动脉弓(导管头达到升主动脉远端);撤出导丝,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将导管尾接高压注射器;透视下对位造影(流速15ml/s,流量30ml.造影时嘱患者屏住呼吸),造影结束后自“Y”阀向猪尾导管内送入超滑泥鳅导丝,将猪昆导管头顺直后撒出。
观察内容:
弓上大血管大致走行方向;有无发育异常、血管畸形;初步观察无名动脉、锁骨下动脉近端.椎动脉开口、颈总动脉开口有无狭窄、闭塞、血液返流及动脉硬化等情况。
注意事项:
造影后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反应,如有不适反心,根据情况考虑是否停止造影;如弓上血管动脉硬化程度严重,不稳定斑块较多,应考虑停止造影;撤朱尾导管时,用
左手固定动脉鞘,防止脱出。
右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造影
颈段体位:正位或斜位。方法:超滑泥鳅导丝引导选择性单弯导管,沿动脉鞘将导丝、导管送至主动脉弓,将导骨头进入无名动脉、右锁骨下动脉,透视下正位造影(流速6ml/s,流量8ml)、如椎动脉开口无异常,在超滑泥鳅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送入右椎动脉近端,撒出导丝,透视下对位,取正侧位造影(流速3ml/s、流量5ml)。
观察内容:
右锁骨下动脉、右椎动脉开口、V1段、V2段有无狭窄、闭寒或严重迂曲,有无发育异常;造影剂允盈血管时间长短,前向血流情况。
注意事项: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的后下壁,欲将其开口充分展开,除加照斜位外,必要时向头侧加角度;如主动脉弓造影提示右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可将导管送至无名动脉加斜位造影证实:如主动脉弓造影提示右椎动脉开口严重狭窄或闭塞,禁忌将导丝、导管进入右椎动脉内造影;如椎动脉某一处造影剂充盈不佳,且除外骨伪影,应考虑动脉偏心
狭窄的可能,应加斜位造影证实;如有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时,应适当延长静脉期的造影时间,以观察椎动脉是否存在盗血情况(双侧椎动脉造影都应如此)。
颅内段体位:正侧位,正位应向头侧打角度(汤氏位,具体角度根据不同病人确定),必要时可加斜位或3D旋转。
方法:透视下对位(正位相头颅位于屏幕视野正中,侧位相屏幕视野下界平第二颈椎椎体下缘、屏幕视野后界平枕骨最后部),正侧位分别造影(流速3ml/s.流量5ml)。
观察内容:右椎动脉V3段和V4段、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有无狭窄、闭塞或严重迂曲,有无发育异常;有无代偿颈内动脉系统供血。
右颈动脉造影
颈段体位:
标准正侧位,必要时3D旋转。
方法:
透视下将导管头撤至无名动脉,在超滑泥鳅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选择性进入右颈总动脉远端,撤出导丝,透视下对位(正位相脊拄位于屏幕中线,侧位相第三颈椎椎体位于屏幕视野正中),取正侧位造影(流速6ml/s,流量8ml)。
观察内容:
右颈总动脉(包括分叉处)、右颈内动脉CI段、右颈外动脉有无狭窄、闭塞、溃疡斑块或严重迂曲,有无发育异常。
颅内段体位:
标准正侧位,必要时加多角度投照体位或3D旋转。
方法:
透视下在超滑泥鳅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选择性进入右颈内动脉,撤出导丝,透视下对位(正位相时头颅位于屏幕视野正中,侧位相时屏幕视野下界平颅底、屏幕视野前器平额骨最前部).取正侧位造影(流速4ml/s,流量6ml)。
观察内容:
右颈内动脉C2一C7段、右大脑中动脉、右大脑前动脉有尤狭窄、闭塞或严重迂曲,有无发育异常;有无代偿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
注意事项:
如发现可疑颅内动脉狭窄时,应加用特殊投照位和/或放大照相核实,如动脉某一处造影剂充盈不佳,且除外骨伪影,可能系动脉偏心狭窄,应加斜位或3D旋转造影证实。
左颈动脉造影
颈段
体位:
同右侧。
方法:
透视下将导管头撤至主动脉弓,导管头选择性进入左颈总动脉开口,在超滑泥鳅导丝引导F将导管选择性进入左颈总动脉远端,撤出导丝,透视下对位(正位相时脊柱位于屏幕中线,侧位相时第三颈椎椎体位于屏幕视野正中),取正侧位造影(流速6m/s,流量8ml)。
观察内容:
同右侧。
颅内段
体位,方法、观察内容及注意事项:
同右侧。
左锁骨下左推动脉造影
颈段体位:
标准正侧位,有时为了显示椎动脉开口需加照斜位。
方法:
透视下将导管头撤至主动脉弓,将导管头选入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在超滑泥鳅导丝引导下将导管选择性进入左锁骨下动脉,撤出导丝,透视下对位,取正位造影(流速6ml/s,流量8ml)。
观察内容,注意事项:
同右侧。
颅内段体位、方法、观察内容及注意事项:
同右侧。
观察内容:
同右侧。
八、术后处理
造影结束后撤出选择性导管。拔除动脉鞘(肝素化者3小时,其余半小时),双手于穿刺点及穿刺点上方股动脉搏动处压迫15分钟止血。压迫止血时,手不可快速完全松开观察止血情况,须慢慢放松,保留一定压力,观察一段时间,穿刺点无出血、周围无明显变大的皮下血肿后方可用无菌敷料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如还有出血,则重新记时压迫止血。1kg盐袋压迫穿刺点8小时。穿刺侧下肢制动24小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每15分钟一次共8次。必要时可以选择血管缝合器或血管封堵器处理穿刺部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