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颈部超声的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日渐提高。很多患者朋友将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混为一谈。其实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内涵不一样,临床处理也有区别,下面宫大夫跟您聊聊。。。
颈动脉可分为内膜、中层和外膜,正常情况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小于0.9mm。当颈动脉超声0.9mm≤IMT<1.2mm,诊断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当1.2mm≤IMT<1.4mm,诊断为颈动脉斑块;当IMT≥1.4mm,诊断为颈动脉狭窄。
何为颈动脉斑块?
又称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颈动脉内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所引起的。导致颈动脉斑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些是不可抗拒因素,比如年龄;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可防可控因素,比如吸烟、饮酒、年龄、肥胖、少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常一个人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大约从青春期(15岁左右)就开始隐匿发生,至40岁左右变得明显,而到50岁以后,颈动脉检查没动脉硬化斑块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超声下颈动脉斑块分为硬斑和软斑,而高分辨核磁可分为钙化斑块、纤维斑块、斑块内出血、富脂质坏死核等。根据斑块的理化性质又分为:稳定斑块(即非易损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即易损斑块)。稳定斑块,可在十几甚至几十年里缓慢生长直到可能引起狭窄或闭塞。不稳定斑块,随时可能发生自发性糜烂、裂纹或破裂,在引起动脉慢性狭窄或闭塞之前即可引起急性血栓形成或者栓子脱落,导致脑梗死。
何为颈动脉狭窄?
是指颈动脉血管直径由粗变细,多是局限性的,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我们知道脑供血与血管直径有很大关系,血管越细,狭窄程度越严重,供血越少,危害就越大。如果颈动脉内径彻底堵死、血流中断,就脑卒中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