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期
作者:孙志文*王博刘爱华宋立刚李佑祥
单位:医院(*医院)通讯作者刘爱华;张宝瑞协助整理病情简介
患者,女,14岁主诉:发现脑血管畸形9年现病史:患者9年前突然出现抽搐,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医院,诊断为脑出血,考虑脑动静脉畸形,保守治疗约3周,患者症状好转出院;1年前因头痛就诊于我院,我院查DSA示:脑血管畸形,行介入治疗;考虑胶栓可能导致静脉栓塞,经讨论用弹圈栓塞供血动脉,造影显示畸形部分栓塞,流速减慢,手术结束;现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脑血管畸形”收入我科。既往史:脑出血9年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可,神清语利,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向运动充分,腱反射对称,感觉、共济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凝血、血脂、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心电图、胸片正常-07-15(医院)术前
-07-15(医院)术前
-07-15(医院)术后
术前诊断:脑血管畸形
手术指征:再次出血风险较大
手术风险:1.畸形破裂出血
2.脑梗塞,迟发出血
3.入路血管损伤
手术材料:6F导引导管
微导丝(ASAHI0.in*cm)
微导管(Marathon)
EVAL生物胶
手术经过:患者取平卧位,全身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右侧股动脉行Seldinger穿刺,置6F动脉鞘。超滑泥鳅导丝携带6F导引导管超选入左侧颈内动脉行正侧位造影显示左侧动静脉畸形,主要由额极动脉供血,经畸形血管向上失状引流,超滑泥鳅导丝携带导引导管选入左侧颈内动脉C3段,调整管头位置满意,撤出泥鳅导丝路图下,微导丝(ASAHI0.in*cm)携微导管(Marathon)超选入额极动脉,撤出微导丝微量造影显示管头位置满意,0.5mLDMSO充盈微导管,空白路图下,缓慢推EVAL生物胶0.5mL,透视下显示畸形团内弥散良好,少量返流,造影显示畸形团大部分栓塞,顺利拔除微导管。遂结束手术。栓塞前造影评估
术后国产EVAL生物胶铸型
术后正侧位造影
图片示分支为过路型(供应额顶叶运动功能区),所以这个供血动脉没有进行注胶栓塞,建议术后2周联合伽马刀放射治疗
术者思考:患者九年前因颅内出血,DSA检查确诊为额顶叶脑血管畸形,患者为青少年,学习压力大,且畸形血管毗邻额顶叶功能区,为降低或杜绝AVM再次出血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治疗上非常有必要。脑血管畸形的介入栓塞需要详细分析评估脑血管畸形的局部血管构筑、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以及超选路径。术中造影脑血管畸形上部的供血动脉是过路型,分支供应额顶叶功能区,多次超选后依然无法保全此分支血管(担心会有功能障碍)所以此分支血管没有进行注胶栓塞,建议术后伽马刀放射治疗。此次介入手术超选栓塞脑血管畸形的前下部,国产EVAL胶铸形良好,达到了减少AVM体积大小与血流量的价值,AVM较术前明显减少,也有利于提高伽马刀放射治疗的治愈可能。非粘附性液体栓塞剂国产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是聚乙烯和PVA的共聚物液体栓塞剂,可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与粘附性栓塞剂NBCA胶相比,国产EVAL最大优点是不粘管,可以长时间缓慢注射,聚合性好,操控性好,可在整个畸形血管团内充分弥散。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神志语言与肢体活动正常,介入栓塞+伽马刀联合治疗随访观察中。专栏主编
刘爱华
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党建书记兼秘书长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生物医药秘书长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工结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秘书长兼青委会主任委员
获中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人物、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奖,入选“北京登峰团队”、“北京高层次人才”、“北京学科骨干”、“北京科技新星”等,脑血管病研究先后获省部级奖6项,已发表学术论文篇(包括Neurology、Stroke等SCI论文63篇),已获国家专利5项,培养硕士生14名,博士生5名。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