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甚至#颈动脉狭窄#,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多发高发,有颈动脉狭窄的人群,脑卒中的风险很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管不断老化,以至于在血管腔内形成“水垢”样赘生物并贴附于血管内壁(即动脉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当赘生物出现于颈动脉时,就会导致颈动脉狭窄。
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2年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也会高达26%以上;而60%以上的脑梗塞更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严重的脑梗塞甚至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因此,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了一个当今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让人们不得不去重视与提防。
颈动脉狭窄并不是都有临床症状,所以一定要知道#颈动脉狭窄#的4项危险因素,才能更好地预防。
1.高血压:高血压是人群中风险最高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与血压正常者相比较,有高血压的人患脑卒中的危险要高4倍。
2.吸烟:吸烟和颈动脉狭窄的发生明显相关,可增加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险。颈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吸烟量呈正相关,大量吸烟者脑卒中的危险度是少量吸烟者的2倍,其危险度在停止吸烟2年内明显减少,5年后回到不吸烟时的水平。
3.糖尿病:糖尿病不仅可以增加颈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危险,而且增加继发于脑卒中的死亡率,同时胰岛素抵抗患者颈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危险增加,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治疗能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4.高脂血症:有研究表明该危险因素的存在与颈动脉狭窄相关,而且经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脑卒中风险会减少,对血管壁厚度、腔内面积和内-中膜厚度的进展都有控制作用。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创治疗,也就是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
并不是所有的颈动脉狭窄都需要手术,其实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药物治疗,都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这2种情况是绝对需要手术:
1.有症状性的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就是颈部血管彩超或者MRA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度≥70%。
2.血管造影也就是DSA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超过50%。
以下情况可能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不过要经过医生的评估:
(1)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狭窄度≥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60%;
(2)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狭窄度<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检查提示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
(3)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无创检查颈动脉狭窄度处于50%-69%。同时评估患者预期手术风险和预期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