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上的妙手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本报通讯员何幸运汪坤

5月17日,57岁的肖先生(化名)来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近一个月以来,他经常出现间断的胸骨后闷痛,活动后尤为明显,还伴有冷汗。虽然休息十余分钟后可以缓解,但每天两三次的频繁发作,让一直患有高血压的他有了不好的预感。

经过冠脉造影等系列检查,肖先生被确诊为冠心病、严重三支病变(其中前降支和右冠是%狭窄),左室心尖部室壁瘤。结合全身健康情况,最终决定由胸心外科为他实施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

经过一周的保守治疗,肖先生的肌钙蛋白指标降低,室壁瘤的面积也明显减小。

5月31日上午,胸心外科主任梁永才、医院方静教授联合为肖先生进行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他们密切配合,在主动脉前降支近远端、主动脉后降支和左回旋支动脉做冠续搭桥,共搭建的3根血管桥彻底解决了肖先生的心脏缺血问题。而在麻醉科吴耀华主任团队的全程护航下,他在全麻下的生命体征也一直维持在平稳状态。

术后,肖先生被安全送到重症医学科进行术后监护,次日便返回胸心外科普通病房。由于肖先生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不能提供精细的术后照料,医务人员也对他倾注了更多的关心和耐心。日前,肖先生顺利康复出院。

近日,年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来到黄冈的梁永才主任,再次为一位74岁患有脑梗后遗症的冠心病患者,完成不停跳心脏搭桥手术。

他介绍,心脏搭桥手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不停跳搭桥手术技术成熟,可以明显减少脑梗塞、肾功能不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术后监护的难度降低,花费也能更少。随着围手术期处理和外科技术的进步,手术效果和手术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

科普时间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说“装支架”和“做搭桥”,这两种技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支架和搭桥只是治疗方式不同,但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缓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肌缺血。

心脏支架是依靠放置特殊的金属支架,从血管内部将狭窄、堵塞的部分撑开,恢复正常血流。而当血管出现狭窄的数量较多、程度较重时,就要运用“搭桥”的方式,直接跳过狭窄部位直达正常血管。

其中,心脏搭桥手术方式还有停跳和不停跳两种。“停跳”是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停跳液让心脏暂时停止跳动,借助使用体外循环机替代心脏和肺功能后,再实施手术;“不停跳”是在心脏不停止跳动的情况下完成手术,可以避免体外循环对全身脏器的影响,但对手术和麻醉水平的要求更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umr.com/by/1359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